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前前后后 >> 宋风 >> 第114章 参谋

第114章 参谋 2/3

当策论又回到英宗赵曙手里的时候,他问道:“两位爱卿,看过这篇策论有何高见?”

枢密使富弼朝王静辉问道:“改之这篇策论写的好,不过策论中这个参谋制度是不是和枢密院的职能有所重复呢?”

王静辉知道建立参谋制度如果说要遭到反对的话,首先是来自枢密院,毕竟这是在从枢密院手中分权,便说道:“富公,这篇策论只是小子的一些不成熟的建议而已,让富公笑话了。学生在策论中说明过:参谋部是设在枢密院之中,由有作战经验的将领来担任,由参谋总长来兼任同签书枢密院事,参谋总长和旗下的参谋只有在边疆有警的情况下为圣上和各位大臣来分析敌我力量对比,提供专业的军事建议来供大家做决策,其本身没有兵权,平时参谋部最大的作用便是在建立的军校当中充任军事教官。如果说参谋部与枢密院之间的关系,那就是上下级的关系,在职能上除了在培训军事将领方面以外,并没有和枢密院有任何职能上的重复。”

赵曙问道:“本朝已有兵学,设立军校又有何用?”

王静辉答道:“微臣尝读史书,三国曹魏时曹植上书中曰:‘相门有相,将门有将’之言,自先秦起如秦国王翦家族、蒙氏家族,楚国的项氏世将等等,历朝历代都有将门的出现,即便是在本朝设立兵学后,也依然有开国将领石守信、王审琦和李处耕三家三世以上为将,微臣敢问圣上,既有兵学,为何又有将门之说?为何本朝曹彬其子:璨、珝、玮、玹、玘、珣及琮,惟有玘为文官,其余六子皆为武臣?”

对于赵曙来说,王静辉的“将门说”对他而言实在是太困惑了,他无法解释。而对于王静辉来说,他也没有什么好答案,因为“将门”这东西即便是在一千年后不仅在中国,美国和其他各国都有出现,王静辉在这几天修改策论的时候,也在思考“将门”为什么如此长盛不衰。

王静辉见英宗赵曙哑口无言,不想冷场所以继续说道:“圣上,臣为了解释‘将门’也曾翻阅大量的典籍,自秦汉以降,文官的选拔经过千年的积累已经形成科举或是推荐等严密的选拔制度,微臣不久前才参加的制举科考试也是这千年积累的成果,不然像微臣这样的出身,恐怕是没有入仕的机会的。而武官的选拔制度在历史上看,只有秦汉开国时的军功爵和唐朝短暂的武举制度,本朝的兵学也是延续了唐朝的武举制度来选拔武官,这与文官千年积累选拔制度自然是无法相提并论的。在微臣看来,历朝历代包括本朝,这武官的选拔人才,倒是受世袭的因素比较大些,所以就出现了‘将门’。微臣建议用在边疆立下功勋的武将成立参谋部,平时设立军校,以选拔军事人才,这样也就相当于建立武官中的科举制度一样,可以使那些没有将门背景的人,也可以在此路上出将。”

王静辉这一番话说的在场几人频频点头,在赵曙等人的眼中将门出将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他们也没有想过其中还有如此关节。不过英宗赵曙也听出了王静辉话中有话:这武将世袭成为将门绝对是一个不安分的因素,太祖杯酒释兵权做得也并非完美无缺。从王静辉的策论中他也能够看得出来,虽然太祖实行文治压制武将这一政策很有问题,但王静辉却是非常支持这样的政策的,因为每个朝代都有大将在外用兵自重甚至是造反的先例,唯独本朝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百姓也就少受些兵祸之苦。

不过王静辉在建立军校的建议上最大的创新便是可以允许文人报考军校,一方面也是给文人一条除了科举之外的进身途径;另外便是培养文武全才的将领。不过这一条好象有点太异想天开了,整个宋朝的社会风气也会让士子们对此望而生畏,但王静辉认为正如医学吸收了大量落榜的士子,其人才素质要远比以前学医人员要高,所以医学才会有长足的发展,而军事方面也应该按照这样的策略来发展,很少看到历代名将纯粹是个武夫的,能够成为统军的将帅之才,其本身必然也有很高的个人素质,不过英宗赵曙心中虽然觉得有些道理,但并不赞成。

要是真的把军校建立起来,消灭或者大大削弱了‘将门’的影响,那可真是以绝后患了。而且军校还可以源源不断的培养出出身不同的领兵作战的将领,这对于国家政权的稳固也是一项很好的建议。这便是王静辉促使赵曙来决定建立参谋制度的重要砝码,与皇帝良心上的自责相比,这样的实惠更能让赵曙动心,赵曙不是傻子,当然能看到其中对皇权巩固的好处,他一定会咬钩的。

果然赵曙听后站起身来在御案旁走来走去,沉思了半天也没有说话,当他停下来的时候又说道:“爱卿此策果然是良策,军校必须建立!不过爱卿在策论中说到可以使用参谋部中的人员来当监军是何用意?”

王静辉听到赵曙称他为“爱卿”就知道赵曙基本上要按照他策论上的内容来建立参谋制度了,他又不是官迷,对这“爱卿”两字含义也没有在意,说道:“圣上,历代皇帝都很喜欢使用内宦来充任监军,相信不仅是微臣对此不满,所有的有识之士和将领恐怕都不喜欢这样的做法。东汉末年,献帝宠信宦官出任监军,而宦官爱财常向将领索要财物,至此酿下大祸,前车之鉴犹未远。但不派监军又会难以使人安心,所以微臣建议从参谋部中选取忠心参谋,以这些参谋为基干组成前线参谋部,给领兵将领提供军事建议,这同样也能起到防止前线倒戈的作用。微臣窃以为这样远比使用内宦做监军要好得多,请圣上明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宋风请大家收藏:(www.qqhh8.com)宋风前前后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宋风最新章节 - 宋风全文阅读 - 宋风txt下载 - 戒念的全部小说 - 宋风 前前后后

猜你喜欢: 神话版三国遮天奥运现场一首中国人爆火出圈道君启禀王爷,王妃她又穷疯了魔天记灵境行者儒道至圣纯情女上司今天也没变成玩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