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前前后后 >> 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 第177章 孝廉制

第177章 孝廉制 3/3

李斯若有所悟地点点头,如此说来,自己倒成了第一批受益者。“先生,何人可举孝廉?”

一个制度能否惠及万民,权力掌握在何人手中很是重要。虽然自己符合这个标准,受益了,却并不代表别人一定会因此受益。

“王上已经下旨,每县举荐不超过三名孝廉,举荐人必为乡老。若是被举荐之人已经为官,则予以提拔;若是为民,则授予官职。不过,所有孝廉并不是立即予以提拔、擢升,而是需要入郎署为郎中,学习处理政事。大考之后,按照成绩高低授予五百石以上,八百石以下的官职。”

荀况顿了顿,笑言道:“不过,王上可是规定二十岁以上四十岁以下的国人方能由此待遇。你嘛,方才十七,再跟着我学三年出师再说。御史官职虽小,但责任却是重大。希望你好好琢磨,不要负了为师的期望。”

李斯点头称是,表示铭记于心。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韩王然这个创新真是大胆!更难得的是契合儒家的思想,怕是这个时候孔老夫子乐坏了吧!

这个时候,孔夫子确实乐坏了。教导出一个内圣外王的君王是儒家,是先贤,是自己最大的目标。如今怎么看韩王然怎么都符合。尤其是举孝廉制度的创立,以前哪个朝代哪个国家不是唯才是举,现在把德行操守作为标准的,虽然只是一个辅助标准的,也只有韩国一个而已。

这段时间孔老夫子想得最多的,思考得最多的就是如何完善儒家的思想,将以仁为本的孔孟思想提高到更高的层次。法家磨合碰撞,孔老夫子也渐渐意识到法度的重要。他自己也凭借着身为颍川学院院长的便利,改造各家的思想,将偏激的片面的言论反驳地一无是处。经过这样的辩论,让学生们知道孰优孰劣。一个学说没有了继承人,自然也就渐渐失去了生命力。等到诸子百家拿不出有新意有见解的主张,自己的儒家机会就来了。

学院里,孔老夫子正在亲自授业解惑,他侃侃而谈道:“王上圣明,下令个郡县举孝廉。所谓孝廉者,一曰德行高妙,志洁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通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绝凝,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具备此四条者,皆堪为国之大才,王上要重用之。”

“院长,孝廉名额有限,那我等士子该如何是好?”顿时就有心急的士子问道。

孔老夫子摆了摆手,不以为意道:“国家人才的选拔一方面靠招贤馆,各位如果觉得身怀大才,自然可以直接去招贤馆应试。二者在于国家的培养,我颍川学院就是为此而设。三者才在于举孝廉,地方推荐。诸位不要担心他们占据了本属于你们的名额。这乱世混战不休,谁敢肯定我韩国的疆域不会大力拓展呢!呵呵。”

“何况”,孔老夫子顿了顿,揶揄道:“诸位谁若是想主政一方,造福万民,就要从自身做起。如今村落的学堂可是差很多的先生,王上可是言明了,诸位若想任职六百石,必须在学堂里为师半年。”

众人一听皆是松了口气,自己最担心的就是韩国朝令夕改。好不容易来投奔学习,到头来却要分配到村落里为师,原本属于自己的位置也会被孝廉们取代。经过孔老夫子这么一解释,心终于安了。

上党,长平,某处的村落。

进入春季已经是第二个月,草长莺飞,儿童嬉闹于乡野之间。按照往常,这正是十岁左右的孩子最调皮的季节。只不过,今年春天的长平,乡野变得格外安静。

新建立的学堂里,一名一身儒衫的士子正在对台下几十名七八岁到十一二岁的孩童耐心地讲解着课程。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责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孩童们满含着热情朗读着书籍。

这篇三字经是韩王然所做的,里面关于称赞后世人物的典故被符合当下情况的人和事代替,过于宣传三纲五常和儒家思想的片面内容被删除。整篇文章介绍了礼和法,韩王然希望通过这样的言传身教来影响解下来的一代人。

喜欢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请大家收藏:(www.qqhh8.com)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前前后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最新章节 - 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全文阅读 - 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txt下载 - 蚂蚱不吃鱼的全部小说 - 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前前后后

猜你喜欢: 神话版三国遮天奥运现场一首中国人爆火出圈道君启禀王爷,王妃她又穷疯了魔天记灵境行者儒道至圣纯情女上司今天也没变成玩偶呢